观赏鱼大全
当前位置:首页 > 观赏鱼大全 > 观赏鱼疾病防治 > 观赏鱼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技术

观赏鱼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技术

观赏鱼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技术
观赏鱼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技术,危害观赏鱼的细菌性疾病有数十种,本文只阐述观赏鱼常见的、危害严重的肤霉病、腐皮病、白颈白嘴病及其防治技术。斗鱼
一、肤霉病
1、病原:肤霉病的病原为水霉和绵霉两种,隶属藻状菌纲,水霉属和棉霉属。菌丝为没有横隔的多核体,一端象多根样附着于鱼体的损伤处,分枝特多,深入皮肤和肌肉,称为内菌丝,它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;其他大部分菌丝体伸出在鱼体之外,称为外菌丝,可长达3厘米,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附着于死鱼的霉菌在12~24小时可以蔓延全身。水霉菌与绵霉菌之繁殖,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方法。一般情况下进行无性生殖,在无性生殖衰退之后,即在营养条件差的情况下才出现有性生殖。
2、症状及流行情况:霉菌最初寄生时,肉眼看不见病鱼有什么异状,当肉眼看到时,菌丝已从鱼体受伤处侵入,向内外生长,当受伤较深时,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,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,侵入的菌丝,分枝繁多,汲取鱼类营养,迅速繁殖,向外长成似灰白色或青白色棉絮状菌丝,故称为“白毛病”。菌丝与伤口处的细胞组织粘附,使组织充血、发炎、甚至糜烂。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醇素分解鱼体组织,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,病鱼焦燥不安、运动不正常,产生与其他固体物(如缸壁、石块、小草处)磨擦患处现象,严重感染时,病鱼行动迟缓,食欲减退,直至死亡。鱼卵在孵化过程中,常出现霉菌侵害鱼卵现象,菌丝侵附在受害卵膜内处。卵膜外长满放射状菌丝。此类霉菌广泛分布在一切淡水水域中,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,一年四季肤霉病均可发生。该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,各种饲养鱼类从卵到各龄鱼都可被感染,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分缸、挑选、搬运操作不慎,造成鱼体受伤,霉菌乘虚而入,侵入伤口而引起发病;鱼卵孵化季节,一般春季水温上升到18℃左右开始,这时的水温最适宜水霉菌的生长繁殖。水霉菌先侵入未受精的鱼卵,进行生长繁殖,在适宜条件下,连续用无性生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,入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,这种受精的鱼卵在被感染的初期,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,但在后期,当菌丝侵入鱼卵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,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,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。特别是在阴雨连绵季节,水温低(15~20℃)时,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,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菌而死亡。
3、鱼病防治预防:
(1)放鱼前对养鱼水体进行严格消毒。对小型养鱼容器(如缸、水族箱等)涮洗干净后,用400ppm食盐与400ppm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24小时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注入新水后,放入观赏鱼。
(2)在分缸、挑选、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做到细心,切勿损伤鱼体。
(3)观赏鱼入缸前进行药的消毒,一般用5%食盐水溶液浸泡3~5分钟。
(4)用7ppm孔雀石绿溶液消毒鱼卵10~15分钟后入孵化器中孵化。
5)对较大型养鱼容器(如小水泥池、小土池),放鱼前养殖池要彻底清塘,排干池水、亩用块状生石灰100~150公斤,化浆全池泼洒。清塘后加水至70~80厘米,全池泼洒北京宝盛堂系列渔药“菌氮清”,使池水呈0.15ppm。
治疗:
(1)对小型养鱼容器内病鱼,均匀泼洒啄木鸟系列观赏鱼药“肤霉净”。每100公升水滴入本品10me,每天两次,连续用药2天。病重者隔天重复用药1次。或均匀泼洒“菌氮清”,使其浓度为0.15ppm。
(2)对较大型养鱼容器,全池泼洒“菌氮清”,使池水呈0.15ppm或全池泼洒孔雀石绿,使池水呈0.15~0.2ppm。
(3)在鱼卵孵化过程中,及时挑出已长水霉的死卵、防止霉菌感染受精卵,在挑时不要碰伤好卵。
二、腐皮病
1、病原:腐皮病的病原为点状多气单胞菌,点状亚种,菌体短杆状,两端圆形,多数两个相连,少数单个存在,有运动力,极端单鞭毛,无芽胞,属草兰氏阴性菌,生长适温为25~30℃,pH3~11均能生长,最适pH7.6。
2、症状及流行情况:病鱼患病部位,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,其次是腹部两侧或近肛门两侧,少数在鱼体前部。病灶处先是出现圆形、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,边缘光滑,界限分明。如同在鱼体表皮加盖红色印章,故有打印病之称。随着病情发展,表皮腐烂,鳞片脱落,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,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肌肉腐烂,病灶逐渐扩大其直径和深度,形成锅底形,露出骨骼和内脏,病鱼随之死亡。腐皮病危害各龄观赏鱼,但以二龄以上发病率高,流行面广,全国各地均有发生,流行季节长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夏秋季为主要流行季节,水温28~32℃为高峰期,但水温低于10℃,病轻者可不治而愈,但水温升至20℃以上又可复发。
3、鱼病防治腐皮病应以预防为主。对于小型养殖容器,放鱼前将其涮洗干净后,注入新水,泼洒北京宝盛堂系列渔药“菌氮清”,使池水呈0.15ppm;经常泼洒啄木鸟系列观赏鱼药“水质安定剂”,滴入量应采用pH试纸随时监测,滴至pH值适应观赏鱼生理要求为止;对于较大型养鱼容器,放鱼前养殖池塘要彻底清塘,排干池水,亩用块状100~150公斤,化浆全池泼洒;清塘后加水70~80厘米,全池泼洒北京宝盛堂系列渔药“菌毒清Ⅱ”,使池水呈0.3ppm。在养殖期间经常泼洒生白灰,控制pH值8以上。每月泼洒一次“菌毒清Ⅱ”使池水呈0.3ppm;观赏鱼入缸或入池前应进行严格消毒,一般采用20ppm呋喃西林溶液浸泡10分钟;在养殖期间,应加强饲养管理,投喂适量富营养饵料,增加鱼体抗病能力。
发现观赏鱼得病,应采取措施,积极治疗。对小型养鱼水体中病鱼,一般采用啄木鸟系列观赏鱼药“消毒杀菌水”,进行治疗,其方法是每100公升水,滴入“消毒杀菌水”10毫升,每天2次,连续3天,均匀滴入药液;对于池塘中病鱼,一般全池泼洒“菌毒清Ⅱ”,使池水呈0.3ppm,隔天重复一次;或全池泼洒“菌氮清”高效杀菌消毒剂,使池水呈0.15ppm,隔天重复一次。泼洒上述两种药饵要顺风向泼洒,以防药物接触皮肤或衣物。内服北京宝盛堂系列渔药“百菌消”,将“百菌消”药品按1%比例与混合饲料制成颗粒饵料,连续投喂3天。喂药饵前停食半天。
三、白头白嘴病
1、病原:粘球菌,菌体细长,粗细几乎一致,而长短则不一。
革兰氏阴性,无鞭毛,滑形运动。菌落淡黄色,好气生长,最适温度为25℃,最适pH值2.5左右。
2、症状及流行情况:病鱼自吻端至眼球间的皮肤,色素消退成乳白色。唇似肿胀,张闭失灵,呼吸困难,常将嘴露出水面呼吸(似浮头状)。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,微有絮状物粘附其上,池边观察游动的病鱼,“白头白嘴病”的症状极为明显,离水后不明显。个别病鱼的颅顶和眼瞳孔周围有充血现象,呈现“红头白嘴病”症状,尾鳍的边缘失去色素呈白色银边,或尾尖蛀鳍。病鱼漂浮水面,鱼体消瘦发黑,对人、声音反应迟钝,不久死亡。白头白嘴病流行于夏季,一般流行于5月上旬至7月下旬。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,水温25℃为流行高峰期。主要危害金鱼鱼苗或夏花鱼钟,发病快,病情重,不及时治疗将造成大量死亡。
3、鱼病防治:本病应以预防为主,对于小型容器,放鱼前涮洗干净,加入新水,泼洒“菌氮清”,使水呈0.15ppm。在养殖期间,经常泼洒啄木鸟系列渔药“水质安定剂”,滴入量应采用pH试纸随时监测;滴正pH值适应观赏鱼生理要求(如金鱼,pH值达到8.5~9);对于池塘,放鱼前要彻底清塘,排干池水,亩用块状生石灰100~150公斤,化浆全池泼洒,清塘后注入新水70~80厘米,全池泼洒“菌毒清Ⅱ”,使池水呈0.3ppm。在养殖期间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,控制池水pH值适合观赏鱼生理要求(如金鱼,pH值8.5~9),每月泼洒一次“菌毒清Ⅱ”,使池水呈0.3ppm;观赏鱼入缸或入池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,一般用5%食盐水浸泡5~10分钟,具体时间应以鱼能忍受为度,当鱼出现“浮头状”时,立即入缸或入池;适当控制观赏鱼适宜养殖密度。发现鱼病,应采取措施,积极治疗。首先应调节水质,提高水体酸碱度。对于小型水体,应采用“水质安定剂”,将pH值调至8.5~9(指养金鱼水体);对于较大水体,全池泼洒生石灰将池水pH值调至8.5~9(指养金鱼水体)。
其次,采用药物治疗。如小型水体,每100公升水滴入消毒杀菌水10毫升,每天2次,连续3天。如病情严重,隔3天后重复用药1次;对于较大水体,全池泼洒“菌毒清Ⅱ”,使池水呈0.3ppm,隔日重复一次。

观赏鱼大全图文

  • 黑尾礼服孔雀鱼怎么养
  • 蓝灯鱼
  • 帝王三间鱼
  • 宝蓝凤凰鱼

相关阅读